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清朝总是把犯人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请问宁古塔是什么?披甲人又是什么人呢?

清朝总是把犯人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请问宁古塔是什么?披甲人又是什么人呢?

“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这首题为《悲歌赠吴季子》的诗,是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写给好友吴汉槎的。吴汉槎当时正被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吴汉槎生在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从小就很有才名,风流蕴藉,诗文俱佳;然生当乱世,明室倾圯,不免有些家国之思。到顺治十五年(1658年),更受到江南科场案的牵连,和许多江南士子一起,被打了四十大板,发配到宁古塔去。翌年闰三月初三,吴汉槎单衣就道,离京出塞,经盛京(今沈阳)、船厂(今吉林市),于六月二十一日渡过松花江,七月十一日到达宁古塔戍所。从北京到宁古塔,他跋涉山水,受了无限的辛苦,共走了4个多月。从此之后,他在那里一住就是23年,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得到纳兰容若的帮助,终于奉诏赐环,得以生还玉门。 以今天的空间观念来看,宁古塔并不是非常遥远的蛮荒之地。我们从北京乘特快列车出山海关,经沈阳、长春到哈尔滨,转乘滨绥线列车经牡丹江市到宁安(到镜泊湖去旅游,一般都要经过宁安),这便是宁古塔了。即使安排得轻松一些,两天也足够了,300多年前的吴汉槎竟一直走了4个多月。而那时的宁古塔,更是绝塞荒原,人迹罕到的地方,“出塞渡湍江,越穹岭,万木排立,仰不见天。乱石断冰,与老树根相蟠互,不受马蹄。朔风狂吹,雪花如掌,异鸟怪兽,丛哭林嗥。行者起踣其间,或僵马上。”这足以使闻者戒途、行者却步了。我们在现在流行的清宫古装剧里,看到坐堂的大老爷恶狠狠地掷下令牌,高声叫道:“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犯人闻言,往往惨然仆地,就可以知道那是极重的处罚了! 宁古塔是清代最著名的流放地之一。清代的流放,或称“谪戍”,或称“发谴”,或称“充军”,虽然略有差异,其实质却都是把犯罪的人或其全家送往边疆地区给旗人官兵孝搭或非旗人官兵(也就是所谓的“披甲人”)作奴婢。发配的地方,主要是东北和新疆。《清史稿·刑法志》说:又有发遣名目,初第发尚阳堡、宁古塔,或乌喇地方安插,后并发齐齐哈尔、黑龙江、三姓、喀尔喀、科布多,或各省驻防为奴。乾隆年间,新疆开辟,例又有发往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各回城,分别为奴种地者。咸、同之际,新疆道梗,又复改发内地充军。 尚阳堡,在今辽宁开原县东四十里,“三藩之乱”平定后,三藩的残余部众很多都被发配到这里(包括受冤枉的大名士陈梦雷);乌喇,又称“打牲乌拉”,在吉林省吉林市西北;齐齐哈尔,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当时是齐齐哈尔副都统驻地,雍正间吕留良案所牵涉诸人都流放在这里;巧旦拿黑龙江,指黑龙江城,即今黑河市爱辉区,当时是黑龙江副都统驻地,受《南山集》案牵连的桐城方氏族人就都被发配到这里;三姓,在今黑龙江依兰市,是当时的三姓副都统驻地。除此之外,伯都纳(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当时为伯都纳副都统驻地)、拉林(在今黑龙江省双城、五常一带,当时属阿楚喀勒副都统辖区)以及索伦、达呼尔(在黑龙江北岸、精奇里江流域,当时属黑龙江副都统辖区)等地也都是著名的流放地。顺治、康熙、雍正年间,屡兴大案,涉案诸人除弃市之外,本人及其族人都被发配到关外各地。其中尚阳堡靠近盛京(今沈阳),比别的地方较为舒适;至宁古塔、伯都纳、三姓、拉林,愈往北愈为荒徼;再向北,至黑龙江城、索伦、拉迟数呼尔,就更是荒无人烟了。宁古塔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地名由来传说不一,据《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 宁古塔辖界在顺治年间十分广大,盛京以北、以东皆归其统。随着设厅,疆土逐渐减少。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黑龙江省东部的海林县,是三百多年前清廷流放人犯的宁古塔所在地。被遣戍宁古塔的流人,能生还的极少,大部分都客死该地。 再说披甲人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想那披甲人便是最低级的满族兵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