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树的寿命很长,可以结果的时间在30-50年,猕猴桃一生发育有4个时期,分别为幼树期、初结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其中幼树期(一般指从定植到开始结果前这一时期)约1~4年,初结果期(指从开始仔缺结果到大量结果前这一时期)2~3年,盛果期(指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前这一时期)15~35年,衰老期(进入衰老期后,树势明显衰弱,花量过多,枝蔓组生长势和结果能力下降,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大量结果母枝蔓组开始死亡)5~10年。前两期时间短,受人为管理因素的影响较小,栽培措施等管理水平的高低仅能有1年左右的影响力;后两期时间长,受人为管理因素的影响较大,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结果的多少和果实品质的好坏,还决定了树体的寿命。猕猴桃的起源我国是猕猴桃的起源中心,迄今为止,猕猴桃属全世界共发现66个种,其中62个种原产于我国。猕猴桃又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出现于中生代侏罗纪之后至新生代第三纪的中新世之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于1979年在广西田东县发现了2000万~2600万年前中新世地质年代的猕猴桃叶片化石。我国发现和栽培猕猴桃的历史由来已久。远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的《诗经》中就有了“隰有苌楚,猗傩其枝”的描述,所谓“苌楚”,就是猕猴桃。到了唐代,著名诗人念羡辩岑参(公元715~770年)已有“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的诗句。另外唐代陈藏器著的《本草拾遗》,宋代的刘翰和马志等著的《开宝本草》,唐代慎微著的《证类本草》,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清代吴其睿著的《植物名实图考》以及其他的一派亩些古代文献,对猕猴桃的性状、生长特性、功用和别名屡有记载。由此可见,我国古人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和认识了猕猴桃,其栽培和利用历史也在13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