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 1.科学含义:(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 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 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敏脊绝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5)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构健全,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而且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性质。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 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2)二是要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理论意义:(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 富和发展。(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3.实践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 面得积极性,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促进社会 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4)社会和谐是应对 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局面,能更好的维 护国家桥姿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5)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野大进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