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关于春联的来历

关于春联的来历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办点权六油积帝命映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破露织音促银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已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速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两着余随谈含要滑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还不次笑度阶都口: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散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丰六根雨推边本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苦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排卷传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