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是明清时期对巡抚的尊称,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也被称为抚台、抚军,一般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省长。
之所以称为中丞是因为右副都御史相当于秦汉时期御史台的副职御史中丞。藩台指的是布政使司,布政使掌管一省的钱粮、人事,官阶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兼360问答省委组织部长。臬台指的是状作眼按察使司,按察使掌管一省的刑名,官阶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省政法委书记。
扩展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压那烧状讨约划毫宁慢处如果总督、巡抚政绩出色,或有重大战功,那朝廷为了对其进行表彰,可能会赐其高级荣誉官衔,比如太子太保,此时就不能称“部堂”、李都迫王烟苦图“中丞”,而是应该称“宫庆资马胞主扩雷律诗围保”。
因为在官员的日常交往中,都要用最高职位的尊称来称呼对方。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宫保”当属晚清名臣丁宝桢,因矛利每指脸左抓多为有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就是因他而闻名,那就是“宫保鸡丁”。
因此,按官职大小排列,正取画缺左吃源主简雷依次是中堂(大学士)、部堂(总督)、中丞门款到改号(巡抚),这些都是对高级文官的称呼,高级武官也有相应的尊称。比如担任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的提督,一般会被尊称为“军门”。
此外,除了上面所说的用最高职位尊称来称院殖呼对方外,清代官员在称呼上还有不少讲究。下级官参见上级官时,州、县官员一般被称为大老爷,府、道以上的官员才能被称为大人。
下级官参见上级官,都要自称卑职。如果在皇帝面前,满族官员要自称奴才,汉族官员自称臣。这些都是不能搞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