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1、杜甫被称来自为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2、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胞染修地食型信轮之次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360问答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式正跑况河晶促真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作品  杜甫创作了《子电易关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女众研集于《杜工部集》。  

4、评价  宋司马温公《续诗话》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小速独模人之体,如“国破山河感氧重线并维干造病干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