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孔子思想核心:仁、礼、中庸孔子的思想产生是礼乐崩坏,就是他觉得你们治理国家治理得很糟糕啊!所以人民生活得很差!我来教给你们!他崇尚礼,打小就崇尚,再深入思考,才提出仁,仁培链是为了调和社会关系,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来说的博爱。这就好像西欧国家建立福利体制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教材那么说),不是像社会主义好一样就是为了让大家过得好(目标“共同富裕”)(这个例子举得好不恰当)。简单来说吧,孟子(还有荀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最简明的就是提出仁政、王道。【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性,三纲五常这里就跟“老”儒家思想不一样了,传统儒家可没说过君权神授,君权神授这个东西拿出来宣扬就是因为你得到皇位本来就不该是你的,你又想让大家臣服,才单拿出来强调,如果你的权利是你的应得的,不用费这个心。孔子说的是你为人臣子,君主做的不好就劝谏,再不行可以另择良主,显然不符合封建君主专制(前221年秦统一,建立起来,为历代沿用完善,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要求,所以批判继承,这点就被批判了。继承了什么呢?主要是五经(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这里乐毁于焚书坑儒的秦火,剩下的就是五经),而且客随主便,他自己称自己为独尊儒术。对儒学的推动作用还有就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地方学校,太学是跟做官有关系的,就好像现在誉并高考要考数学,要考英语,大家都挤破头去学数学英语,作用差不多,现在国家说啦,儒家思想是好的!孔孟都死了所以只能学论语孟子这书,还有五经等等。【二程】主要就是把天理摆在重要位置,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再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且他们同样重视儒家典籍。【朱熹】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唐代道、佛思想盛行,儒家思想不再独尊於一家。但是南宋的朱熹却完成了新儒学的改革。朱熹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又把董仲舒阴阳五行,把张载、周敦颐、二程的观点,以及佛教的灭欲观和道家的哲学与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细致地构造出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儒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短处被克服了。这使佛、道等学说再也不会动摇它了。宋以后七百年间,理学一直被奉为正统,与宗法体制十分的适应。(百度百科)儒家典籍在这时出现了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其中大学、中庸都选自礼记),是朱熹做注的。小结:二程和朱熹都是把孔子视为圣人的,自己是学儒学,认为自己比别人学的明白,自己解释儒学。【李贽】说实话把李贽定位成儒家思想批判继承我真的挺受不了的,12岁就反对孔子把种田人当成小人,连孔子不是圣人这话都说出来了,四书五经一概是入不了人家的眼。他提出的至道无为,表面上像道家,可是实际上就是对面前哪都不满意的社会的消极不抵抗。民本跟儒家沾点边,可是民本本来就是儒家外延出来的不是正根的儒学。有人提忠君,李贽不反对君主专制,我觉得这不能作为他可以归属于儒家的标志。他自己不知道君可以不忠罢了!还差一步,他马上就能到启庆中迹蒙思想的高度了,呜呼!他自己也明确提出反对僧道,可能实在没办法了,又觉得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应该有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当时儒学是正统主流,思想专制,全国上下读书人都是一个声音,本来没什么可选。前代评价,也没有提过他是儒学家,比如“ 排拓胜己,跌宕王公,孔文举调魏武若稚子,嵇叔夜视锺会如奴隶。鸟巢可复,不改其凤咮,鸾翮可铩,不驯其龙性,斯所由焚芝锄蕙,衔刀若卢者也 ”(袁中道)或者金圣叹这个?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近世不知何人,不晓此意,却节出李逵事来,另作一册,题曰“寿张文集”,可谓咬人屎撅,不是好狗。”而李卓吾评点的容与堂百回本《水浒传》卷首有“和尚读《水浒传》……特为手订《寿张县令黑旋风集》”一句,“和尚”显然是指李贽,因此金圣叹所说“咬人屎撅的坏狗”完全就是对李贽的攻击。四书就不录了,毕竟当时属于针锋相对,肯定是互相骂。所以我认为,李贽归为儒学家,应该属于教材编写和教育改革的败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