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是继西魏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西魏是北魏末年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中的一个。在他们这个天地内,佛教势力发展迅速,拥有寺产、佃户、奴婢不计其数,给国家财政收入带来很大的压力。
北魏末年,社会动荡。公元 515 年爆发过冀州沙门法庆聚众造反之事,其众多达 5 万以上,法庆自称“大乘”,鼓吹“新佛出世”,所至即毁寺、杀僧、焚经、烧像,故此对当时的僧俗地主统治阶级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北魏镇压了“大乘起义”后不久,在公元 523 年,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六镇起义”,接着各处纷纷出现反魏起事,群雄并出。当时北方地区的僧、道阶层过于庞大。根据《魏书》称,正光(公元520-525年)以后,不少原属国家的编户民众,为避苛役重赋,相继投入空门;此外,其时社会政治动乱的加剧,亦令普通百姓寻求相对安全的宗教实体之庇护。以致全国的佛寺亩明竟有3万之多,僧、尼数目则有200万之巨,这在当时北中国的人口比例上,达到了极高的程度,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6分之1。士这促使封建国家政权采取极端手段,以扩大经济来源来充实国力。
天和二年(567),有缓数一个叫卫元嵩的人给周武帝上书,认为“唐、虞无佛图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因此,他建议周武帝扰耐首灭佛。我们知道,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原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寺院不仅滥度僧尼,而且广占田产,隐匿人口,与封建国家争夺劳动人口与财赋,“所在编户,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7]据《历代三宝记》所记,武帝即位前后,仅北周这一偏狭的地区之内便有寺院一万余所,僧尼百万,占当时全国编户十分之一强。大量的社会财富被浪费,大批国家编户被剥夺。严峻的现实迫使周武帝不得不采取措施,“求兵于僧尼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公元572年,周武帝诛杀宇文护,把大权收归己有之后,于次年十二月,又召集道士、僧侣、百官再次讨论佛、道、儒三教的问题。这一次,“帝升高坐,辨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把佛教抑为最末,事实上已是灭佛的前奏。当时有些佛教徒不知周武帝用意所在,还一个劲地争辩不休,说明佛教当在道教之上,心里很不服气。而另一些明眼人却看透了周武帝的心事,指出:“若他方异国,远近闻知,疑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深诚可怪。”他们认为周武帝这样做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但顽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