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俘虏李左车后,向李左车求策,在李左车的帮助下顺利不伐而降了燕国。之后写了一篇《广武君》兵法一书,论述用兵谋略。因为李左车得到韩信的信任,结局按常理是一直帮助韩信(猜测)。民间传说的话,说李左车回到祖籍山东安丘的雹泉村,遍访老人,寻根问祖,找到了自己的悉敬祖地。从此潜心山林,修心悟道,过起了悠然的田园生活。 正史记载,在李左车帮助韩信不伐而降了燕国后,并没有任何有关李左车的记载了。别看这一眼小小的雹泉,那可是旧时安丘八景之一呢!“灵泉细吐珍珠颗”即是对这里恰切的描述。泉边有一巍峨大庙———雹泉庙,也叫膏润庙。庙内供奉的正是西汉开国大将李左车。 据《史记》载,李左车为战国时赵国名将雁门李牧之孙,秦楚时期著名的谋士、参谋家,撰有《广武君》兵法一书,论述用兵谋略。李左车后跟随韩信辅佐刘邦打天下,在九里山设下十面埋伏,逼项羽乌江自刎,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就在刘邦论功封赏时,李左车却悄然隐退,不知所向。 原来,李左车回到祖籍山东安丘的雹泉村,遍访老人,寻根问祖,找到了自己的祖地。从此潜心山林,修心悟道,过起了悠然的田园生活。 李左车死后第二年的阴历五月十七,熙熙朗日的天空突然黑云蔽日,狂风怒号,天崩地裂般的一声炸雷,震彻云霄。待得云散风消,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李左车生前住的院子里,裂开一道宽逾六尺的石缝,有水自岩底汩汩流出,不一刻即形成一弯清泉,如镜面的水面上,一串串银白色的气泡争相簇拥,恍若珍珠,人们啧啧称奇,都说是李左车显灵,死后不忘泽被桑梓。 据说,这一天的午时,正是玉皇大帝册封李左车之时。玉帝感其品德刚正,将“雹神”一职封给了他,让他掌管大地、山川、江河、湖泊、雨雪、风雹及人间庄稼的奖惩。说链慧来也怪,从此以后,这里就再也没有经受过冰雹的侵害。 民俗神寄托悲天悯人情怀 作为民俗神,在雹泉附近流传着许多关于李左车的美丽传说,寄托着人们对正义善良的追求和向往。他驱恶扬善,施惠于民和高尚正直、悲天悯人的品德,感染润泽着一代代后人。 李左车被封为“雹神”的消息传开后,当地百姓纷纷解囊,在他的旧居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雹神庙。整个庙宇雄睁唤慎伟宏大,结构匀称,布局合理,肃穆庄严,庙内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尤其是庙内4棵古松,树围6米左右。 关于雹神显灵的传说流传至今,说得李左车不仅灵佑乡人,也泽被他乡。明洪武年间,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南楚地大旱,春天种的庄稼禾枯苗干,颗粒无收,到了阴历六月六才下雨。此时,唯有种植荞麦方茉谇锖笥兴?栈?然种子难求。正当百姓无奈之时,一长须阔脸白发老翁携一大车出现在江南各省的阡陌之汇总,将满满一车饱满匀实的荞麦种无偿施与百姓。问此翁家籍何处,答曰:“我乃雹泉老李。”秋后荞麦大收,百姓渡过荒年。 关于李左车的神话传说,为我们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雹神》中,记述了他降冰雹于章丘,落满沟渠而不伤庄稼的传奇故事。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作品的叙述风格与其如出一辙。相关传说还被搬上了京剧舞台。如京剧《霸王别姬》中有这样的情节:李左车设下十面埋伏之计,并亲自诈降项羽,使其深陷重围,最后乌江自刎。 “方池一镜开,湛湛清虚境;碧水漾明珠,雪花流素影;睹此真景鲜,顿觉尘思冷;世上有贪泉,于人贵自省。”清顺治年间安丘通政使刘孟的一首五言律,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一澄明清澈所在的赞美推崇。(参考李左车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