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曾经提出了一整套的“新法”,并在1069年开始加以推行变法。

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呢?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北宋王朝发展到一百年时,面临着三大方面的难题。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首先,自从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到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已经统治了一百多年。此时的北宋由于大官僚、大吵侍地主阶级的竞相兼并田地,造成“势官富姓,占田无限”的严重局面。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各地的人民接连举行起义。

993年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1043年,又相继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农民到处暴动,声势较大的有山东沂州(今临沂)的王伦起义,陕西商州(今陕西商县)张海起义,起义军战斗在今陕西、河南、河北一带。

1047年,王则在贝州(今河北清河)领导士兵和农民起义,建立“安阳”农民政权,称东平郡王。

在到处是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宋仁宗哀叹地说:“大臣无一人为国了事者,日日上殿何益?”

因此,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表面上强大的北宋王朝,实际上面临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重形势。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其次,北宋王朝还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各级官吏逐年猛增。根据时任户部副使包拯的奏报,宋真宗时文武官员还不到一万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到宋仁宗时已达一万七千多人,增加了将近一倍。如此滥用官吏,必然要大大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

二、北宋供养的脱离生产的部队无限扩充,宋太祖赵匡胤时代,全国兵员仅37万多,到升铅吵宋仁宗时代,已增加至125万多,每年的军费支出竟然达到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五。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三、北宋王朝每年还要以大批物资送给北面的契丹贵族和西面的党项贵族,这又增加了财政的支出。

四、皇室的奢靡,大量地浪费着财富,宋仁宗祭一次天地祖宗,竟然要耗费1200万贯。

由于以上这几个主要的原因,北宋朝廷的财政亏空越来越大。宋太宗赵匡义时代,每年国库的结余甚多。到宋仁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虽然比以前增加了五倍,但国库已不够用了,到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朝廷的财政亏空竟然达到了1500多万,显然,北宋王朝的财政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第三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辽国、西夏不断的骚扰,边境也面临着爆发大战的危险。北宋王朝虽然养活着大量的部队,但是却没有战斗力,士兵中大部分是被迫当兵的饥民,平时缺少训练,甚至还没听过战鼓,更别说列战阵了。

在西北边境的骑兵,有的甚至不会披甲上马。再加上当时军事机构的腐败,军事指挥上的无能,因此造就了在对辽和西夏的防御战争中,屡遭失败。

基于以上三个主要的问题,王安石变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他想通过变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激兄在宋仁宗时代,王安石也上过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但没有受到重视。1067年,宋神宗赵顼(xū)即位,他急于改变北宋王朝积弱的局面,乃破格提拔重用积极主张革新的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熙宁二年(1069年),49岁的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实行变法,新法的内容主要有: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市易法、保甲法等。

可是,由于变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并打击了地主阶级等保守派,他们反复阻扰着新法。因此,王安石变法也一直不顺利,宋神宗也在革新与保守两面之间动摇着,王安石并于1074年和1076年两次罢相。1085年,宋神宗去世,次年,新法全部被废止,同年,王安石也抑郁而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