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关隘之一,三国时期的刘、关、张三兄弟,曾在这里大战吕布,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典故。而还有一场虎牢关之战,名气可能不及三英战吕布,却对中国历史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这场虎牢关之战,发生在桃园三兄弟围殴吕布的四百多年后,又是一个大争之世。隋末的兼并战争进入了高潮,李渊的“唐”、王世充的“郑”、窦建德的“夏”,三个政权都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虎牢关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621年,背景是李渊出兵攻打王世充,包围王世充的老窝洛阳。窦建德亲率十万夏军,前来救援王世充。为了堵截窦建德,给围攻洛答庆则阳争取时间,李世民前往虎牢关阻截夏军。
李世民虽然兵力较少,但虎牢关是洛阳东边的门户,北濒黄河、南连崇岳,自成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应对得当,防守几个月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打算这样做,他想要的是进攻。
李世民首先利用骑兵方面的优势,以自身为饵,引诱夏军骑兵追出大营,然后伏兵一涌而上,消灭数百敌骑,挫伤了夏军的锐气。接下来,李世民又派轻骑骚扰夏军的粮道,使夏军的补给压力陡增。十万大军被滞虎牢关下已有月余,窦建德有点着急了。
五月初一清棚,窦建德发现李世民北渡黄河,离开了虎牢关,以为唐军是出来找粮食的。李世民故意在黄河边留下一千多匹战马,放牧食草,让窦建德进一步坚信自己的判断。
于是,窦建德决定十万大军全部出动,要跟唐军一战定输赢。虎牢关前只有一小块平地可以用来列阵,北靠黄河、西差迹临汜水、南连鹊山。夏军在汜水边的战阵绵延二十里,看上去十分威武雄壮。
看着数量三十倍于己的敌军,诸将都有些担心,唯独李世民说道:“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陈,有轻我心;……与公等约,甫过日中,必破之矣!”
李世民说的不错,窦建德确实没有唐军放在眼里,先派出300骑兵渡过汜水,向唐军叫阵。李世民派出200长枪手应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
部分夏军跟着宇文士及向南行进,不让他有机会包抄自己的侧翼。这种战场机动最能考验指挥官的反应能力,以及军队的训练素质。不过,这两样夏军都是不及格。
跟着唐军移动的夏军已经走开,其他夏军却没有得到填补空档的命令。在夏军宽大而又密集的军阵中,终于出现了一道裂痕。恰好尉迟敬德把放牧的战马都给收回了,出击的时机到了。
李世民亲自率领撒手锏——玄甲军,快速趟过汜水,像一把尖刀捅进了夏军的大阵。玄甲军因黑衣黑甲而得名,后世都认为这是一支专用于陷阵的铁甲骑兵,虽然不过千人,但每每能够在战场上起到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这次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