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日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孔子诞生前十四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在更早一些年月,大约公元前600年,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诞生。
儒释道三位创始人,共同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与此同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亚历山大师徒四人,开启了古希腊文明的大门。
就人类智慧而言,起点即巅峰。
一.为往圣继绝学
孔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到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宝贵的遗产?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说“为往圣继绝缺念学”,什么是“绝学”?中国文化的学问并未中断,为什么就租察成了“绝学”?古圣先圣留下的四书五经、道德经以及诸子百家的经典,历经几千年,保存至今、珍藏至今,并未失传。为什么我们还要说“为往圣继绝学”?
其实,中断的并非是圣贤文字,而是圣贤之心。古圣先贤的文字一直在流传,而践行圣贤之学的人却寥寥无几,致使圣学变为了“绝学”。
如阳明先生所言:“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
随着孔子和孟子的逝去,圣贤之学慢慢被功利之学所替代,孔孟之道渐渐成为绝学。圣学沦为后世学子的谈资,而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成为人们脑海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传说。
中华文化的道统如何延续下去?
幸运的是,先圣孔子早已有过预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在孔子逝去之后的2000年,又一位儒家的圣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孔子的千古知音
他,就是诞生于1472年的明朝大儒王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是明朝第一等人物,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也是军事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作为世家子弟,他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一生之中立下四次赫赫战功,挽救弊扮茄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拯救黎民百姓于战乱之患。
最重要的是,阳明先生有一颗“继绝学”的圣人之心。
在给弟子聂豹聂文蔚的一封书信里,他这样写道:“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谄者,有讥其为佞者,有毁其未贤,诋其为不知礼,而侮之以为‘东家丘’者,有嫉而沮之者,有恶而欲杀之者。”
寥寥数语,阳明先生描绘出了当时孔子在人世间的真实处境。
孔子自己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当时人们看到孔子忠诚事君,竭尽一个臣子的本分和职责,便认为他是一个谄媚君主的人。如此种种,类似对圣人的误解和诋毁,数不尽数,不胜枚举。
“当时之不信夫子者,岂特十之二三而已乎?”
阳明先生如此慨叹!当世之人,不相信孔子为人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吧!
“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宁以祈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
阳明先生堪称孔子的千古知音也,他说:孔老先生的心情惶恐而急迫,就像自己的孩子走失了,在路上到处找寻这个心爱的孩子,连坐下找块地方休息一会儿的时间也没有啊。孔子这样做,难道是为了祈求别人的了解和信任吗?不是的,是因为他有一颗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天下人的病痛为自己的病痛,才如此急迫地奔走相告啊。
“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
如果不是真的把天下人都当作自己一般的人,又有谁能够了解孔子的那颗心呢?
而阳明先生自己就是这样一位视国犹家、视人犹己的圣者,在他有限的57年的生命时光里,阳明先生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人民。
早在15岁那年,明朝各地民乱频发,少年阳明先生感慨时事,间行出居庸关,逐胡儿骑射,遍寻夷落所以备御之策,屡欲上书于朝,要为国家建功立业(后被父亲阻拦)。
35岁那年,阳明先生在京中兵部任职主事,眼见权奸当道,诬陷忠良,他不顾个人安危,大胆直言,上书进谏,以至于得罪了刘瑾,遭廷杖、下诏狱,贬谪贵州龙场,身陷困境,生命悬于一线,才有了37岁的龙场悟道。
37岁龙场悟道之后,阳明先生已经炼就一颗“触之不动”的心,在人生的最后20年,为朝廷为国家屡建奇功――先是剿灭“势连四省,兵积累岁”的南赣巢贼;接着不顾赤族之祸,忠义勤王,召集义兵,仅用月余时间就平定了蓄谋已久的宁王之叛;在晚年身体多病的情况下,又临危受命,不费一兵一卒、和平解决广西思田之乱;继而在归途中,剿灭了八寨断藤峡之瑶民暴乱。连续打了两场胜仗之后,阳明先生病体不支,匆忙返乡,在归乡的路上瞑目而逝。沿途士民,听闻噩耗,远近遮道,哭声震地,如丧考妣。
在如此繁忙的军务和政务生涯之中,阳明先生念念不忘的却是讲学救人,“天下首务,孰有急于讲学耶?”天下的事情,还有比讲明良知之学更重要的吗?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世上的人如果能够致得良知,就自然而然地能够明辨是非,拥有同样的喜好和憎恶,能够把别人视作自己,把国家视作自己的小家,把天下万物都当作一体。
又曰“古之人所以能见善不啻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入,视民之饥溺犹己之饥溺,而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诸沟中者,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古代的圣贤,看到别人做了好事,就像自己做了好事一样高兴;看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就像自己做了坏事一样;看到民众的饥渴和困苦,就像自己处于饥渴和困苦之中一样。假如还有一个人没有获救、仍在深沟之中,那么就感觉自己也好似在深沟之中一样。
阳明先生曾如此表露心迹:“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
在阳明先生看来,“孔孟之训,昭如日月”,“非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
阳明先生诚惶诚恐,唯恐自己不能将圣人之道发扬广大,唯恐自己不能尽善尽美地继承孔孟之道。
他以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真实演绎了圣人之道的宏伟壮丽、广大无垠,在孔子、孟子逝去两千年之后,让后人亲眼见证了何为真正的孔孟之道,正如《中庸》所言“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三.阳明学正接孔孟之学
阳明先生最心爱的弟子徐爱,曾这样评价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若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
徐爱一开始接触阳明学问时,也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惊愕无措――“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直到他真正去践行和体悟阳明心学之后,从心里彻底相信了:阳明先生的学问是孔门正法眼藏――“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
阳明先生在世期间,他的学问尚未被广泛承认。直到明朝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明神宗下诏,以王守仁从祀孔庙。此等殊荣,有明一代仅四人而已。从正德初年阳明先生创立其学,经过80年的传播和努力,阳明学终于获得官方认可,阳明先生本人也被认定为“真儒”――"心性渊源,与先圣相传宗旨无有差别,历来从祀诸贤,无有出其右者",《明神宗实录》如是记载。
“致良知”三个字是阳明先生晚年时提出的。
这三个字来之不易,“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这三个字来之有据,其中“致知”之说出于孔子,而“良知”之说来自孟子。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又说:“学问之道无它,惟求其放心而已。”把自己丢失的心,能够找回来就是学问之道。
阳明先生亦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每个人原本都具有这份圆满光明的能量和智慧。
“克其私,去其弊,复其本体”,只要克除自己的私欲,去掉屏障,恢复心之本体,就能找到心中的那份圣人之道。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
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儒家所说的五德――仁义礼智信,这些优秀的品德皆发自于“心”,此心即良知之心。有了此良知之心做根,才有仁义礼智信的品德外显。
阳明先生认为:“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四.中华文化是实践之学
中华文化是圣贤文化,圣贤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无论孔子、孟子,还是阳明先生,古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不是经典著作里的文字,也不是那些回肠荡气的历史故事,而是他们以光辉灿烂的一生所彰显的人格力量。
中华文化是智慧之学,圣贤经典是我们获取为人处世大智慧的来源。无论孔孟之道,还是阳明心学,从历史走来,照见的是现实。圣贤智慧可以解决当下棘手的现实问题,可以改变我们平庸的生命状态,可以指引我们的人生走向幸福和光明。
故而,中华文化并非书斋之学,乃实践之方,是改变的力量。
今天,当我们纪念孔子的时候,我们应该纪念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应该纪念的是圣贤精神,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圣贤之心,
我们应该践行的是圣贤之道。
我们应当像500年前的阳明先生一样,继承和发扬孔门正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声明:原创文章版权归“致良知四合院”所有
任何组织、机构、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