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到老师需要有礼貌的问候
强化尊师重道的理念,重点是细化到学习生活的细节中去。简单的一件事,传达的是一份尊重、一份温馨“向老师问好”、“我为老师倒杯水”、“我为老师檫黑板”等一系列活动。课间为老师擦一次黑板体验老师的辛劳,帮助老师建设高效课堂。课后一句“老师,辛苦了”,一阵发自内心的掌声更是对老师工作的肯定,传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简单的小事蕴含着深深的意义,同学们表示,将把尊师重道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后不仅在课堂上,还会在生活中尊敬老师,关爱老师;一位教师更是激动地说:“真的很感谢同学们的问候与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温暖,非常感动。”
2、放下手机文明听讲
“关闭手机进教室,文明课堂从‘我’做起”“放下手机,认真听讲,尊师重道,从我做起”等活动也在机耐雀电汽车工程学院轰轰烈烈的展开。为了彻底扭转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学院加强文明修身宣传力度,部分班级还自发购买手机安置袋,想法设法的让手机远离课堂。
各种有效的措施与同学们自行抵制诱惑的行动相得益彰,使得该学院的学风为之一振。课前安置手机,远离手机游戏,上课专心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真正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展现出大学生们对老派毁师工作的支持与尊重。
扩展资料:
尊师重道,注重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尘亩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 等等。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
古代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程门立雪》等等。
"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国政府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尊师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