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1864年12月26日-1912年2月25日),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晚清抗日保台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
光绪十四年(1888年),考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请命督办团练。台湾割让给日本后,他写“拒倭守土”血书,亲率义军抵抗日寇。力战20余昼夜,清兵不援,孤军无继战败,遂内渡福建,后转回原籍广东省梅州镇平定居,创办学校,推行新学,曾主讲潮州韩山书院。宣统元年(1909年),当选为广东咨议局副议长。宣统三年(1911年)9月,广东光复,丘逢甲任广东军政府教育部长。11月,出席了南京组建中央临时政府的会议,会上当选为中央参议员。
民国元年(1912年)初,以广东代表身份赴南京参加筹组临时政府。会议期间,肺病复发,告假返回家乡。2月25日,病逝于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淡定村,终年48岁。
丘逢甲与黄遵宪、丁日昌、何如璋并称为“岭东四先生”。其诗风格上受杜甫、陆游诸家影响,充满爱国感情。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等传世。
(概述图参考资料)
想要了解更多“丘逢甲(晚清抗日保台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的信息,请点击:丘逢甲(晚清抗日保台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