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呢个踢足球一般才去五人制足球比赛,基本规则如下:
1、队限报8人,上场5人。
2、必须着装整齐,严禁穿皮鞋,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3、每场比赛上下半场各为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规定比赛时间10分钟以后未到,视为该队弃权。
4、五人制足球比赛基本规则同于正规足球比赛,另做具体规则如下:
① 点球:在场地正中主罚,双方其他队员全部退至场地另一侧,任何人不得干扰和补射。
② 任意球:防守队员离球最近3米。角球:在球场角主罚,防守队员离球3米以上。
③ 边线球:用脚主罚,防守队员离球3米以上。
五人制足球比赛没有越位规则。防守队员在不控球或对方为带球突破到已方小禁区时,不得进入己方小禁区,否则判点球。足球打到丝网上落入场内,比赛继续进行。比赛中尽量避免身体接触,严禁铲球,违者罚下(可上一人顶替)。比赛期间,任何队员不得用手触球,否则判任意球或点球。若40分钟内双方打平,则直接点球决胜:每队出3人,若仍打平,薯兄则再出3人,以次类推,直到决出胜负。主罚点球队员以场上队员优先(被罚下队员不得主罚)。
古代足球
参见:蹴鞠、哈巴斯托姆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同时蹴鞠和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日语及韩语中仍可见称足球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姿虚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数册袭”。
从春秋时期到元明时代,蹴鞠经历了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但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却走入了衰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玩一种足球游戏。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