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楼公园是一处老公园,它的产生、生存与发展都与环翠楼有着密切的关联。最早的环翠楼是建在威海西边城墙上的一座小塔楼,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元代及明朝初期,频繁的倭寇袭扰成为国防的大患。为整治海防,明朝政府在沿海险要地带设卫屯兵,抗击外来倭寇。
明洪武31年(1398年)名叫“清泉夼”的地方被明政府相中,随后将其周围的地带从文登县划出,设立威海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驻军在威海卫修建了带有防御功能的城墙,筑起了卫城。初期用砖石相间筑建的城墙并不太牢固,仅过了80余年便开始坍塌。
威海卫指挥佥事王恺心急如焚,但苦于无钱不能整修。明弘治二年(1489年),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至此,见兵备废驰之状深为担忧,遂上疏动用泰山香钱数百两加以重修。王恺及威海百姓甚是感激,遂捐献银两建塔楼,以颂赵鹤龄重修卫城之功德。
塔楼坐落在西城墙的最高点,西倚奈古山巅,东瞰苍茫大海,南望迤逦峰峦,北眺巍峨青山,塔楼置于一片翠绿之中,因而得名环翠楼。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使我们今天无法直观地看到早期环翠楼的面貌。根据志书描写,那是一座做工非常精致的小楼。
“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不过,清末民初的环翠楼尚可通过照片略识概貌:塔楼稳坐于高筑的土台,楼顶呈四角帽状,脊线上翻、瓦檐飞翘,南北两侧封闭,但看不到洞达的八窗。时间的磨砺、风尘的侵袭使环翠楼不断受到损害。
顺治、康熙、乾隆年间曾对环翠楼进行过维修和复建。此时的环翠楼与初建时究竟有多大差别姿迹租,现在已无从查考,可以肯定的是,重建后的环翠楼已不复当年的金碧辉煌,倒是增添了十足的历史苍凉感。环翠楼只是一座塔楼,而不是公园。真正意义上的环翠楼公园形成时间州轿是1931年。
1930年国民政府从外国殖民者手中收回威海卫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先是拆除了东城门与北城门,整修加宽城内路面,开通了直通城里的维新路、统一路。接着又重建环翠楼,并在楼下划4.8公顷的土地修建公园。改建后的环翠楼顶楼为两层迹兆楼亭,前有64级台阶直通一楼大厅。
楼上中堂供奉赵鹤龄、丁汝昌、邓世昌等先贤神位。门柱上的一副楹联,高度概括了修建环翠楼的初衷:胜地喜重光且来拾翠寻芳认取沧桑城郭;忠灵应不泯相期同仇敌忾还我锦绣河山。1931年7月环翠楼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环翠楼公园的建成为威海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新的姿色。但好景不长,这件由当时政府管理公署精心打造的城市精品,却被1944年12月一个夜晚的一把火烧得精光。肇事者是日伪军。那天晚上,在奈古山上沿城墙巡逻的一队日伪军,因受不了严寒的侵袭躲进环翠楼顶楼烤火取暖。
结果木地板被点着。这群日伪军不去救火反而逃之夭夭。结果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很快木结构的屋顶被点燃……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环翠楼被完全烧塌,只有那12根矗立的水泥柱和随风飘散的青烟向人们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扩展资料:
简介:
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占地20万平方米,是威海市区主要的园林风景区。它包括环翠公园和环翠楼广场两部分,因园内有古典式建筑“环翠楼”而得名。环翠楼始建于1489年,坐落在奈古山东麓,西负苍山,东眺碧海,南北分别与佛顶、古陌岭群峰相望。
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现环翠楼是1977年重新修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楼三层,高16.8米。登上环翠楼放眼远眺,威海市貌尽收眼底,在环翠楼观海上日出尤为游人所称道,“山楼初旭”威海八景之一。
景点英烈铜像:
威海环翠楼,是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一座古建筑。甲午战争以后,威海人民为了缅怀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英烈,在环翠楼上把他们当做神像供奉。民国28年8月20日的《申报》曾记载:威海卫有一环翠楼,楼上中堂供奉着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领木主和肖像。
1934年5月,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凭吊设有邓世昌、丁汝昌牌位的威海环翠楼时写下一副楹联:劲节励冰雪,对万顷碧涛,凭此丹心垂世教;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擎将热血拜乡贤。1986年9月16日,山东省威海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在“环翠楼公园”前举行了民族英雄邓世昌铜像揭幕仪式。
这座铜像重3.5吨,底座由大理石砌成,形似“致远”舰首,连同底座高10.2米。邓世昌身穿披风,表情深沉,双手按着一把长长的带鞘的宝剑,十分威严。环翠楼公园广场开阔,绿草似茵,游人如织。从红领巾到白头翁,无不在邓世昌高大的铜像前凝神仰看,在此凭吊留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翠楼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