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如何制定岗位工资制方案?

如何制定岗位工资制方案?

岗位工资制的方案制定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基本方法如下:(1)调查了解本企业中全部工种、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和劳动组织状况等,将工作性质、内容等相同或相近的归为一类,初步确定岗位种类。比如将铸造、机械加工、组装(装配)、后勤服务分别归为四大类岗位;或者将机械加工中的车、钳、刨、铣等细分为四类岗位。(2)对各个岗位进行劳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各类岗的岗位数目及岗序。这是制定岗位工资制的关键。  所谓"岗位劳动评价",就是综合运用劳动组织管理、劳动生理、劳动卫生、环境监测、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因素进行测定和评定,把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完成正常生产任务所需要付出的智力、体力及劳动环境的影响抽象化、定量化,以反映不同劳动岗位间的劳动差别,使岗位之间具有可比性。通过岗位劳动评价,以定量的数据确定了各岗位的等级,从而为实行岗位工资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实践中已被多数实行岗位工资制的行业、企业所采用。  (3)根据岗位顺序,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其具体办法是:(1)先确定最高岗位与最低岗位的工资标准比例关系。确定定一比例关系时,除了要考虑最高岗位和最低岗位的劳动差别、拟合理安排的最低岗位的工资水平、最高岗位已经达到的水平以及企业工资基金的负担能力外,还要考虑保证职工最佳年龄、最大贡献获得最佳工资的问题。因此,最高岗位与最低岗位工资差别一般应小于兄码等级工资制最高与最低等级的工资差别。(2)确定其它各岗的岗差系数。(3)根据企业工资基金支付能力和职工现行工资水平,并考虑岗位工资制不升级和最佳年龄最佳报酬的因素,合理确定最低岗位工资标准。(4)以最低岗位工资标准为基数,根据岗差系数,求出各个岗位的工资标准。  (4)确定各岗羡仿哪位的工资标准后,将各类岗位职工纳入工资标准进行模拟测算,对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综合平衡各工种、各岗位之间的工资关系,以减少矛盾。  (5)实行岗位工资制,要制定各类岗位的考核标准,包括各岗位工作的职责范围、操作规程、技术业务要求和上岗职工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上岗下岗的工资支付办法等。并且,要结合各类岗位的生产、工作特点,根据需要和可能,配合采取适当的工资形式,如计件工资、浮动工资等。同时,要加强企业定员定额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期更好地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作用。  附:岗位工资制的特点  (1)岗位工资制按照各工作岗位的劳动测评情况确定工资标准,每个岗位都规定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技术业务要求和操作规程等,职工只有达到要求时,才能上岗工作。上岗工作后,按照岗位工资制规定的具体办法领取报酬。  (2)实行岗位工资制的职工的增资办法与等级制职工不同,职工的工资随工作岗位的变动而变动。职工上岗和下岗工资有区别,上岗发给岗位工资,下岗则分别按本人岗位工资的一定百分比支付工资。  (3)岗位工资制能有效地调节劳动力合理流向,与企业的专业分工、劳动组织和劳动定员相统一,做到"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大笑",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4)岗位工资制能使职工在能力最强、贡献最大的时候,得到相应的报酬。因此,它不仅符合劳动力消耗补偿规律,及时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同时还能激励工人奋发向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但是,采用岗位工资制也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反映出各岗位内部职工的技术和业务水平,特别是实际劳动贡献的差别,这就需要把岗位工资制同其他工资形式结合起来,比如同计件工资制或者奖金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体现同一岗位内不同贡献的职工之间的实际劳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