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电子科技大学为什么不叫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为什么不叫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因为就叫这个名字,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电一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毁昌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设有22个学院(部),56个本科专业;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教授445人。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9月,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学校成立以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进程,先后归属二机部、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建校之初,学校定位为中国培养无线电工业干部(人才)的主要基地,重点为中国无线电工业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党组织向周恩来总理呈送《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中提出:“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建立无线电工程学院。”5月,国务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报告,并决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负责筹建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  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会议室,召开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以及下属秘书、基建、教务三个组,并从即日起开始办公。  1956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学院院址设在成都市东北郊府青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地区。随后开始大规模基建工作。  1956年9月初,沙河校区电子通信大楼、教学主楼两翼和4幢教职工眷并余枣属宿舍15639平方米、3幢教职工单身宿舍15505平方米,以及教职工食堂1329平方米,均以竣工。  1956年9月29日下午3时,全校3000多名师生员工和来宾,在主楼东边体育场隆重举行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中国的科学巨匠,一代文学大师郭沫若手书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校名已经成为学校创建的象征载入史册。  1958年,设夜校部,创办夜大学。  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1961年,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  1970年,划归四机部和解放军总参通信兵部共同管理。  1971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绝拆。  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  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建立成人教育学院。  1992年,成立电子工程学院、信息材料工程学院。  1993年,成立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1994年,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体育系。  1998年,国家冶金部所属成都冶金干部管理学院并入电子科技大学。  2000年,独立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物理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体育部。  2002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003年,成立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2004年,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2006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签署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协议;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2007年,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2008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2009年,成立英才实验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2010年,成立无锡研究院。  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立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2年,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成都研究院。  2013年,成立格拉斯哥学院、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