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会起书名(看,我又在自吹自擂了,没办法,没人为我喝彩,我只好为自己喝彩),这是因为我觉得书名不仅关系到一本书的命运,还关系到书中一群人的命运。书名起得不好,不吸引人,没人读,书就被淹没在一片茫茫的书海之中了。书是死的,没有关系,但书中的那群人是活的,既然我赋予了他们灵魂,塑造了他们的血与肉,为他们构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我就有责任让他们存活下去。如果读者发现不了他们,那他们一出生就会夭折,我不就是一个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的凶手了吗?所以,我常常怀着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来为一本书起书名。
我起的书名真的很好听,你看:《我捡到一条喷火龙》、《我把爸爸养在鱼缸里》、《我、怪物舅舅和魔塔》……我起书名一贯遵守两条规则,一是好玩,二是在七八个字里就要有悬念和故事。
这本书本来的书名叫《我们都是青蛙王子》,是不是有一种悲壮的感觉?两个小男孩为了救出自己的同学,宁肯舍身变成两只青蛙,被人拎起来,在墙上撞得头破血流……可是后来有一天,一个素以冷面滑稽著称的编辑读完了这本书的初稿,给我打来电话,建议我把书名改为《戴牙套的青蛙王子》。这个书名陡然增添了不少幽默的色彩,让人哑然失笑,孩子们会更喜欢。
这本书里有好几个地方,字体的大小会有剧烈的变化。比如,当夏壳壳对着变成了癞蛤蟆的海妖三颗牙大叫:“远远,张嘴!张嘴!张嘴!”时,3个“张嘴!”一个比一个大,这是为了表达夏壳壳的急迫心情吗?
我喜欢你用的“剧烈”这个词。没错,我尝试运用这种字体大小的剧烈变化,就是为了表达故事中人物的心境。比如你说的那一段,夏壳壳已经焦急万分了,因为海妖三颗牙的妈妈如果不认这个儿子,海妖三颗牙就无家可归了。那3个一个比一个大的“张嘴!”,就是那一刻夏壳壳心境的真实写照。
其实,紧张的还不仅仅是故事中的人物呢,故事之外的你看到这里,是不是也会为可怜的海妖三颗牙的命运担心,有跟夏壳壳一起出声大叫起来的感觉?对,这就是我的另外一个目的,我是在试验运用这种醒目的、触目惊心的图形变化,激荡你的心情,邀请你走进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呢。看来,我成功了。
这时候的那3个一个比一个大的“张嘴”,除了文字的功用,还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意义,就是它们被图形化了。一般童话或小说中的文字,从来都是循规蹈矩地整齐排列的,当它们突然之间打破了你的常识,被变大、被变粗、被加黑,就会给你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让文字变成图画,不是我的发明,悄悄地告诉你吧,这是我从图画书中偷来的一技,许多图画书中都会运用这种方法。你看,这样一来,文字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它字面本身所传达的意义,二是它被图形化之后所隐含的意义,这是属于心理暗示层面上的意义。
在故事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夏壳壳和跳蚤一世终于找到了水晶球,他们两个同时叫了起来:“水晶球!”这时,我把“水晶球”这3个字放大到了极限:初号。如果有可能,我真想让这3个又大又粗又黑的字占据整个画面。什么都不用说了,两个小主人公所有的辛苦、委屈、喜悦和希望,都包含在这3个大字之中了,这就是文字变成图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