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昨天看完第一集之后的感受:“菜”是正经“菜”,“厨子”正不正经就不知道了。
通过传统厨具来介绍美食和厨艺,作为开篇,这个立意新颖,但是难度高不容易出彩,立意太高再加糟糕的文案,搞砸一桌年饭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1、手打铁锅、菜刀、穿山灶的制作,确实让人感叹传统手艺的精湛,老手艺人传承老手艺,地坑院里用穿山灶烧十碗席,都能看出来围绕传统中国饮食形式的推介和解读,所以说立意不错,剑走偏锋,通过介绍器具来介绍美食并为后续几集做开场铺垫,颇为用心。
2、可能新导演并不是个吃货,也不是个正经“厨子”,硬是要把美食纪录片拍成工艺品艺术片,不晓得中国美食,是接地气的艺术,是要能看到眼里吃到嘴里的,曲高者和必寡,更何况是在全国人民阖家欢乐的时候播出,开头起了这么高的逼格,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并没有实实在在的给你落到饭桌上,难免让我这样的俗人有一种“啥啥啥,这拍的都是啥”的感觉。
3、内容不够,剧情来凑,接下来的内容就可以用“装逼有余,诚意不足”来概括了:
想通过一个川菜厨师摆弄罐子来做四川人人都会做,人人都是高手的泡菜,除了一地窖的罐子在场面上上点档次外,真没看出来有啥,这也就是糊弄糊弄其他地方的人,这在四川重庆一带,简直就是糊弄鬼,还记得第一季有一个四川老奶奶在自家阳台给儿女们做一大盆豆瓣酱的情节,没啥大场面,但实实在在的制作过程和老奶奶的最后一句“味道阔以,香咯”,真是不知道比你们高明到哪里去了;
这一集的装逼圣手出现在制作盘子的那个环节,他可能是个艺术家吧,给了他太多太多的镜头,但除了他名字叫张宏(片中反反复复的说)还有他骚气的发型外,他从头到尾说的一些不着边际的疯话我一句没记住,看完了好久,我才反应过来,他原来是个做盘子的。
文案和剪辑最混乱的,当属结尾的景德镇的那位厨师,不知道是否应该叫他厨师,反正这一段混乱到没有主题,搞不清楚是介绍瓷器的,还是介绍生拉硬拽扯上的古徽州文化的,还是介绍中德文化交流的,最后可能导演们实在自觉这些都跟美食没啥关系,灵机一动,江西不是有特色地域小吃豆参吗,加进去,让厨师带给德国盆友们尝尝,不就有美食了吗,就这样,稀里哗啦的最后一个不是故事的故事终于凑齐了。
内容空洞强行剧情、装逼过度无法落地、文案生硬剪辑混乱,上面的三个情节出现的问题基本上说明我对第一集的看法了。
一个纪录片尤其是久负盛名的美食纪录片,不论立意出奇还是要拔高度,归根结底要回到美食这个中心来,美食是媒介,是反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人文记忆的媒介,介绍器具,是给媒介再加一层媒介,如此繁复,眼花缭乱的操作和走位,就容易为难自己,回不到美食文化这个核心上。
美食,是在于满足口腹之欲的基础上。
美食文化,与生俱来就是形而下,有烟火气的,把盘子碗啊做成艺术品,那都是得其表不明其里。
拍美食文化纪录片,我还是喜欢娓娓道来的方式:
用熟悉的味道唤起大众对美食的共同记忆,而不是用成千上百的坛子罐子来显摆我做的就是牛逼,他可能是很成功的川菜大师和商人,但这不应该他个人的宣传片,在我们普通民众眼里,这不及老奶奶一句朴实的“香咯”万万分之一的影响力和共鸣;
用辛勤和温情的美食细节不断回归人文的内核和传统价值观,通过美食实现中国人对劳动获得,对举家团圆,对历史传承的渴望和价值认可。
之前的舌尖有一句话我觉得是这个系列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价值观最精准的体现:只有辛勤劳作的人,才能获得最精致的美食。
不体现辛勤劳作,只给看无根无缘的精致和逼格,是不行滴~
期待接下来的几集看到能引起共鸣的美食。
食物、人物和文化,是第三季最核心的三个点,食物是我们的载体,人物是我们要讲述的故事,而人物与食物背后的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来处。《舌尖3》全片共8集,每集50分钟,分别讲述关于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八个主题的故事。
当陈晓卿团队从央视离职后,“舌尖”这个招牌就成了一块烫手山芋,有前两季珠玉在前,明眼人都知道接拍第三季的压力和难度有多大,总导演刘鸿彦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当时临危受命的感受,虽然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接手后刘鸿彦还是觉得“上当了”,对创作和拍摄的难度“估计不足”,现实比想象还要难。
从接手第三季的创作到拍摄基本完成,刘鸿彦和她的团队历经10个月,几乎每天每夜都泡在这件事上,为了讲述中国各地的文化,《舌尖3》踏遍了大半个中国115处地方,采访了300多人,涉及400多种美食,光是地域和食物的筛选工作就如大海捞针,在众多的美食中,最终入选的美食不仅仅要美味有地域特色,更要和每一集的主题完美契合。
“最大的挑战是还是创新。”刘鸿彦说,食物筛选虽然浩如烟海但总还算是有头绪可循,如何在保持“舌尖”精髓的同时拍出特色、拍出新意才是整个团队最头疼的事。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过去了将近六年时间,时间在变,观众的审美口味也在变,一个品牌的成长需要不断创新,这是一个规律。(Q24)
谢邀哈!
整体感觉很不错很有味道很有深度啊,不知道那些给差评的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哈哈
截取我在头条号里的文章:
期盼已久的央视纪录大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今天正式开播了,虽然过年假期基本不怎么看电视,就连春晚也是偶尔猫一眼。但今天积极克服年节连续的酒场眩晕,下午四点的时候强打精神、勉强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坐到了电视机前。
其实这一集大概的总结一下,讲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我们日常经常用到的铁锅、菜刀,那个石头鏊子算比较新鲜的东西,跟今天无比丰盛的年节生活来比,也不是太有吸引力,但总体给我的感觉真的是十分值得一看:有深度,能把这么简单的锅碗瓢盆集中为一集并缓缓道来;有人情味,看到那爷俩为了拉铁省点钱早饭都舍不得吃,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瞬间被击中;有新奇点,原来泡菜坛子的选取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好的泡菜坛子在祭坛子时竟然可以把坛延儿上的水分瞬间吸收干净(也许是快放);有传承,没能入选中国八大菜系的陕菜,也有看似简单普通但又那么技艺独特的传承---金边白菜,等等等等,再次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点赞,期待下一集的播出!
舌尖上的中国的确掀起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拉进来与每一位观众的距离,仿佛就在讲述着我们每一天的衣食住行,伴随舌尖上的中国走红的相关的书籍、美食、名店以及名厨。舌尖的确是近年来少有的美食纪录片的精华。
看舌尖让我想起了这段时间全世界热议的韩国平昌,韩国在推广自己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其主要推广手段之一便是通过电影、电视等栏目宣传韩国的美食,使全世界人都知道了泡菜、拌饭等韩国美食。其实去品尝了之后真心觉得韩国美食不过尔尔,离我大中华的美食相去甚远。可原来中国的美食电视节目及电视栏目以专业厨师PK做菜为主,或者教普通大众做菜的电视节目为主,找几个厨师,甚至有时还不太入流的厨师,有一段时间还流行请名人,教大家做几道菜肴,但对饮食文化的介绍甚少,对营养以及烹饪方法、调味的介绍也极不专业,甚至有时不忍直视,那时的电视节目让我觉得可惜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浪费了我大中华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后,的确让我眼前一亮,追着看了第一季,大有想走遍全中国、吃遍全中国的想法,追着舌尖到靖江吃过汤包、到福州寻锅鱼丸、到武汉吃过豆皮、到公安尝过锅盔、到云南品锅松茸、到西南咥过泡馍。品尝了全国的美食之后也觉得舌尖有点忽略我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导演可能还没寻找到四川的美食地图。第二季出来后,由于已经少了对内容及体例的猜想,觉得没有第一季惊艳,这时国内的美食栏目已经越来越多。从专业的角度有纪录片《中国美食探秘》、《面条之路》,从文化的角度有《寻味顺德》、《千秋川菜》等各式各样的纪录片,连电影、电视剧作品中关于美食的片段也越来越多。
第三季舌尖出来后,作为专业的观众也一直在关注,也每天在追剧,对传统技艺的记录、对炊餐器具的记载有些新意,舌尖对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的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看了三季之后,觉得还是缺少主线,我觉得中国需要拍一部类似《面条之路》的专业美食纪录片,以满足大家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
作为一个吃货,我只管菜是哪里的,怎么选料,怎么下锅,怎么做,好不好吃。昨天一集看下来除了泡菜啥都没记住,那个剃着一缕杂毛一脸装啥样的所谓艺术家倒是给了很长篇幅很多特写,有点本末倒置。才第一集,已经有了不接地气,曲高和寡的感觉了。反正不过瘾,饮食节目生生拍成了纪录片,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