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是横亘于稻田中的一座小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冈山。这座山上除有阳明洞外,还有何陋轩、君子亭、祠等。石级曲经两旁,绿树夹道,环境幽美。何陋轩是王守仁初来修文时的居穴。当时龙场(修文)老百姓见王守仁住在这既阴又湿的石洞中,便伐木为王守仁修建屋宇。居住室名由王守仁当年所取名称。出处是《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现轩内墙壁,嵌有清道光年间乔用迁、许大纶书录王阳明《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宾阳堂序》所刻广四通石碑。半山腰上有一个溶洞,原称东洞,可容百人,王阳明先生常在此冥思苦索,《五经臆说》大概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后人把它称为“阳明小洞天”。洞旁的石梯两边,有两株参天古柏,相传是王阳明先生‘亲手所咐尘雀植,至今仍然枝叶繁茂。洞口的崖壁上,有安国亨题刻的“阳明先生遗爱处”七字。这“遗爱”,是永恒的爱,是无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它充分表达了贵州人民对王阳明的思念之情。彝族安氏土司与王阳明有深厚的情谊,安贵荣雪里送炭,经常派人给他送米、送肉、送鸡鸭和柴薪,还馈赠金帛鞍马。后来安贵荣有废除“龙场九驿”之意,王阳明耐心规劝,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便有了三封《致安宣慰书》。
住的日子久了,王阳明与当地百姓渐渐亲密起来。他们对王阳明的遭遇深表同情,
主动为他伐木修建房屋。房屋虽然简陋,但可遮风避雨。这些与他非亲非故的人,给他无私的援助,使他非常感动,感受到人间确有真情在,萌发了“致良知”的思想。感动之余,他欣然写了一篇《何陋轩记》,取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意思,将此住室命名为“何陋轩”。
往前是立在小山岩上的君子亭,亭子周围栽种了许多竹子,以竹子衡早的优良品性来比喻君子的节操,故名君子亭。他在《君子亭记)中,叙述了这件事情。亭前有一株古梅,据说也是阳明先生手植的。在君子亭下的岩壁上,刻有“知行合一”四字,点明了王阳明学说的精髓,是蒋介石第三次重游阳明洞时所题。在君子亭后的院落内有宾阳堂,这是王阳明与学生和乡人们会聚的地方。在宾阳堂里见到东方日出,仿佛重见天日,看见光明,感到温暖,于是喜出望外,对天跪拜,写下了《宾阳堂记》。正是这些善良、忠厚的人们,使王阳明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度过了生死的关头。是龙场人民给了他新生的力量,给了他奋斗的勇气,给了他“悟道’的灵感,从而产生了阳明心学。 三潮水是一股清泉,出自山麓岩洞内,经龙嘴石注入池中。池宽12平方米,形如半月,距洞仅6米,中有大石龟一个。遇潮则池水奔腾,水量猛增,溢至龟背淹没而止;退潮后,又复涓涓细流,声响俱寂。池上建有“潇洒”亭,供人观潮、憩息,中有碑石刻前人记游诗文,碑侧一孔,以口吹气,发海螺声。旁为潮水寺。明未永历年间(1577-1661年),右佥事御使钱邦芑曾隐居于此,更名知非庵。附近有珍珠井,水涌如珠玑串串,晶莹发亮。白马潭众流挹注,传有神物藏身其间。潭上有蔚为大观的“万卷书岩”。四周山峦稠集,石径曲折,观音、玉兔、金龟诸山,形象生动,林木苍翠,风景秀丽。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潮水”,其保护对象包括知非寺古建筑和三潮水间歇泉及其相关建筑物。“潮水寺”改称“知非寺”乃钱邦芑所为。钱邦芑,字开少、丹徒人。南明永历中,以御史巡按四川。 知非寺,原称潮水寺。南明时期,一位大官来此隐居,改名知非寺。寺庙规模宏伟,有三大殿、四厢房、两山门及仓库、凉亭、茶厅等各式古代建设十八楹。寺左为三潮水。三潮水下方的石池子约宽一丈见方,修成扇形,三尺多深。池中有只石乌龟。水从山脚岩缝中流出,出水处安一龙嘴。时有小鱼从龙嘴游出。潮水时,水如大腿一般粗;不潮时,只有筷子那么细。每次潮三四分钟,淹过龟背即停。一般一天潮三次;天亮一次,中午一次,傍晚一次,因此称为“三潮水”。其实,发水季节一天不只潮三次。枯水季节,不一定潮。冬腊月和正月,通常不潮。发春水以后开始潮。人都以为碰到来潮好征兆,从前要烧香、磕头谢来潮。相传清代有个贪官来看三潮水,等了几天几夜都不潮,可他一走便潮,气得他把龙嘴砸了。此事激起公愤,他被迫打了一个安上。此龙嘴在“破四旧”兄渣时又被砸烂了。今已修复,相当壮观。
永历六年(1652年)受任抚黔。因坚持拒附孙可望,于永历八年(1654年)在修文三潮水祝发为僧,号大错和尚。“知今是而昨非”。遂改寺名“知非寺”。当年寺前竖月石雕碑坊,额刻“知非禅林”4字,并镌石联一副:“举足宜行中正路;入门俱是过来人。”钱邦芑在知非寺住不多久便移居湄潭西来庵,旋迁余庆之蒲村。从此以后,隐居僻处,纵情山水,以诗文自娱。在浦村怪石嶙峋处筑湖建亭,沿湖植柳,结庐以居,名“大错庵”,并在石林丛中摩崖题刻“他山”,“钱开少放歌处”等数十方。 就在龙冈山顶,王阳明办起了龙冈书院,召集学生讲学。他离开高州时,在镇远曾经给他的学生写过一封信,提到了17个人的名字,这是他亲自传授的第一批弟子。以后,又应贵州学政席书的邀请,到贵阳文明书院首次讲解“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学说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书院,龙冈书院一江西濂溪书院一浙江稽山书院,构成了王阳明学说的传播路线。他的教育思想,也发端于龙场,《龙场诸生问答》和《教条示龙场诸生》两篇奠基之作便是在这里写的。
明朝嘉靖年间,在龙冈书院旧址上修建王阳明祠。清代乾隆年间改为王文成公祠,祠为四合院结构,正殿上有王阳明像,壁上有不少石刻、碑文和匾联。
正殿旁的右厢房,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被软禁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苦难的岁月。蒋介石的用意,是想让他学王阳明,在此“悟”道。张学良一直被关押到抗战胜利前夕,才转移到桐梓,以后被押解到台湾。 在离城12千米的蜈蚣山麓,埋着三座土坟,人称“三人坟”。有吏目携带一个小孩和一个仆人从北京来,不幸死于蜈蚣坡下。王阳明见此惨状,深表同情,将其尸骨掩埋。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不朽的《瘗旅文》,哀吏目客死他乡之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的不幸,如泣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者莫不黯然垂泪。王阳明一生写过许多文章,被选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两篇是在贵州写的。前面提到的《瘗旅文》就是其中之一,另一篇是受安宣慰之托所写的《象祠记》。王阳明在贵阳的行踪,有文明书院、来仙洞、南庵、南霁云祠、白云堂、易氏万卷楼、太子桥、二桥、三桥、蔡氏楼、远俗堂等,游客可到贵阳去寻访他的足迹。在贵阳扶风山,也建有阳明祠,同样是贵阳人民纪念他的地方。
犹如研究孔、孟必到山东,研究二程(程颢、程颐)必到河南,研究朱熹必到江西一样,研究阳明之学,不能不到贵州,不能不到修文,不能不到阳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