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古代男子束发的工具名称

在古代男子束发的形式非常的多,包括簪、冠、冕、弁、帻五种形式,一般是先束发,将头发梳好,用发圈把发根缠住,然后是结发,即结成发髻,再用簪子将发髻稳住,最后再戴上冠或巾帻。

簪的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头甚至木材、骨头、象牙等等,根据时代的发展,镂空、錾刻、镶嵌等做工越来越精致,只不过男式要比女式的更简单,簪子的长度比女式的长。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男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除了束发之外,男人的发饰还有“冠”、“头巾”、“弁”和皇帝的“冕”,明代的时候头上的发饰还是对身份的象征,平民老百姓必须要束发,还要戴上四方头巾。

古代男子束发的工具名称

扩展资料:

古代男子留长发的原因

其一,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兆弯伤,孝之始也。如若擅自损毁身体,则是不孝。而在古代,不孝族蚂闷会遭受到很严重的刑法的。

在秦朝,如果不孝顺父母,那么就是死罪;在汉代,对于不孝之子处斩枭刑!

其二, 古代把把头发剃光的刑法叫:髡刑,中国上古五刑之一,为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是一种耻辱刑,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夏商周到东汉。

髡,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髡刑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者所实施的惩罚,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了是对他的一种羞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流行;因为佛教徒是剃光头的,而且又不结婚,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

古有曹操的割发代首的故事:就是有一次在行军的时候曹操下达了一个命令,不得践踏农田,他要保护农民,谁的马如果踩了麦田那是杀头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骑兵全部下马步行,一只手牵着马,另外一只手用武器,用戈啊什么东西把麦子护住,小心翼翼地走。

曹操自己没有下马(一说是一只雉从地里飞出),结果马惊了,跳到麦田里面,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曹操马上下马,把军法官叫来说,该当何罪?

军法官说,杀头。曹操说那就物陪请你行刑吧。反正古代有这个传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法不施于尊者,统帅怎么能够杀头。

曹操说那没有办法,那就割一把头发吧,自己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过罚了。

在春秋时期,社会上就有炫耀头发的风气,谁要是头发浓密,走起路来腰杆子都直了。当时无论男女都梦想有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秃顶和发量少的人会被认为长得丑。

春秋时期的先民每日梳头,每隔三日后洗发,成人后不再剪发,而且成年男性还用假发补充头发。当时的人们很看重浓密的头发,使用假发就是为了在视觉上增加头发的分量。头发的多少,也被视为衡量一个人贤良的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