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公元前575年,晋楚爆发鄢陵之战。 据《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公元前575年春,楚共王遣公子成赴郑,以汝阴之田(今河南省郏县、叶县间)许郑,郑遂投楚叛晋。同年夏,郑子罕率兵攻宋。当郑伐宋不久,晋国准备兴师伐郑,一方面出动四军,一方面派人前往卫、齐、鲁乞师,准备协同作战。郑成公闻讯,向楚国求救。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以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统领三军,会同蛮军,与晋军战于郑地鄢陵。楚军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欲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阵,在援晋的齐、鲁、宋、卫联军到达之前速战速决。
晋军因营前有泥沼,加之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处于不利地位。
两军对阵,晋先攻楚之左、右军,后攻中军。晋将魏锜射中楚共王目,旦缓楚共王召来养由基,给他两支箭,令其射魏锜。养由基一箭射中了魏锜仿神的颈项,魏锜伏于弓套而死,养由基携另一支箭向楚共王复命。战斗从晨至暮,楚军受挫败走,楚王子公子筏被俘,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但双方胜负未定。楚共王决定次日再战。楚派军吏视察伤员,补充步兵与车兵,修理盔甲武器,清理战车马匹,命令次日鸡鸣时吃饭,整装待命,投入战斗。晋也通告全军作好准备,次日再战,并故意放松对楚俘的看守,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晋军备战情况。楚共王得知晋军已有准备后,立即召见子反讨论对策,子反当晚醉酒,不能应召入见。楚共王无奈,引军夜遁。楚军退至瑕时,子反为子重所逼,畏罪自杀。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战争中继城濮之战、邲之战后第三次、也是两国最后一次主力军队的会战。鄢陵之战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走向颓势。晋国虽然借此战重整霸业(晋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史实
鄢陵之战,是春秋中期,继城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元前575年春,楚人诱使郑国叛晋归楚,唆使郑国进攻晋国的盟友宋国。五月,晋厉公与齐鲁卫等国相约伐郑,楚共王领兵救郑,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军采用以往的策略,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备迟亏,晋军营前有大片泥沼。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厉公。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分别为郑军和蛮兵,队列不整。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这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俟其陷入包围时,再由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精锐的中军王卒。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抗击。共王伤目,中军后退,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追击中晋下军将军韩厥数次几乎生擒楚王。激战自晨至暮,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夜遁。子反因贻误军机自杀。直到战争结束,鲁、卫两国都未发一兵一卒,晋军在回师的时候,齐国的盟军方才赶到。鄢陵之战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详参见《左传·成公十六年》) 鄢陵之战使晋国巩固了霸业,楚国削弱了霸权。晋军创造的攻弱避坚的战术,成为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