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三国纵横谈37:从无到有的周仓
电视剧中的周仓形象
说起周仓,想必《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不会陌生,他早年追随关羽,一直到关羽兵败麦城被擒杀,他也和关羽一起被东吴所杀,真是死得壮烈,死得其所。
然而,翻遍所有的关于关羽的历史记载,并不见周仓其人。但自从《三国演义》出现以来,周仓之名及其故事,真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小说中,他出身低微,自从他归顺关羽以来,就一直忠心耿耿,最后也是追随关羽一起被杀,真是义烈丈夫。直到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把他的塑像与关平、关兴、赵累等人同祀于祠堂东偏殿内,仿佛历史上实有其人。至于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的关帝庙,关羽的塑像两旁,都少不了两个侍从,一是关平捧印,一是周仓持刀,正如释迦牟尼少租桐不了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一样。
既然没有史籍记载,那么周仓又是从哪里跑出来的呢?他的出现,其实并非《三国演义》的首创,更不是无缘无故的出现的。
陈寿的《三国志》写到刘备借荆州,及至进据西川,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遭到拒绝。此时孙刘两军在今益阳一带对峙,形势十分危急,一边是鲁肃,一边是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际。于是鲁肃派人邀请关羽见面,“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在会上,鲁肃指出以前东吴因刘备兵败远来,无地驻扎,因此这才借与荆州;现在刘备已得益州,东吴但求归还三郡,这样的要求十分的合理,要求关羽履行。鲁肃的话刚说完,座上有一个起身说:“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严加呵斥,关羽也出来道:“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使眼色叫他退下。
这座上发言的人,史籍上并没有记载其姓名,估计也即一个身份卑微的将校之类。但当三国故事在民间盛行以后,“单刀会”也成为一个重要情节,这个座上客便受小说家和戏剧家的注意,要把当真的当成一个人物来写了。后来的周仓,即是由此而塑造出来的。
周仓总是和关羽形影不离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有一则云:
关圣庙传周将军仓,史传并无明文,而小说载之,儒者所弗道也。然历着灵应,似非全诬。《山西通志》云:“周,平陆人。初为张宝将,后遇关公于卧牛山上,遂相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与《三国演义》俱合,但未知有所证否尔?
这部《山西通志》硬说周仓是平陆县人,看来是根据民间传说,而又引《三国演义》来加以证实,虽说是官方所修的地方志,同样是不足为信的。
要查周仓这个人物的最早来历,还应要从小说和戏剧中去寻找。
根据现存的文学作品分析,笔者认为他最早的原型是出自元代关汉卿的著名杂剧《关大王单刀赴会》。此剧现存最早版本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曲文齐全,说白极简。该剧讲述的是鲁肃要讨还荆州,派人请关羽过江赴会。
《三国演义》的叙述是十分清楚的,关羽单刀赴会,跟随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周仓。但杂剧中却并无周仓的名字。此剧第三折的开头,有两个人先出场,一个叫“关舍人”,另一个只用一个“净”字。人们都知弊亏坦道,“舍人”是元代杂剧中对少年公子的称呼,“关舍人”自然是指关平。至于另外的那个“净”,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是角色的一种,即所谓的“二花面”。这就是说,先出场的人,其中一个是关平,另一人不知道姓名。他们二人上场空蠢做了些动作,便下场了,然后关羽出场,故事慢慢铺展开来。
看了此剧先出场的三个人物,我们心中就会明白,除了关羽之外,另两人一俊一丑,俊的舍人即是关平,而丑的净便是周仓。
但在此剧中,周仓还没有名字,他只是追随关羽过江的一员二花面的武将,然而这个“净”是周仓的原型是毫无疑问的。
此剧第四折最后还有两段唱词是低一格抄写的,唱词大意说,鲁肃叫人偷走了我的马,偷马人给拿住了,气得我恶狠狠要把偷马贼捆起来,用铜?打烂他的大腿。这样的唱词自然不是出于关羽之口。据今人刘知渐《读单刀会札记》说“这个人物极可能是周仓。大约关羽上船后,周仓发现自己的坐骑被鲁肃部下偷去,因此愤怒地对偷马贼唱出这支曲文。”这一推测是合理的,只不过周仓还没有名字。
到了《三国演义》时,在单刀会一场,这个二花面当然照例出场,但就不可能没有名字了,于是作者“赐以嘉名”,称他为周仓。于是周仓就活跃于读者眼前了。
关羽死后成神,作为追随他的左右手,周仓自然也不例外,也成了神仙。关于他的神话,就陆续出现了。而且所有关于他的神通,全是他一个提纲,没有关羽和关平的影子。
?人获《坚瓠秘集》记载一件事,明崇祯年间,徽州有个王姓之人,生性不孝,每日都要老母抱着孙儿到厨房做饭,习为常事。忽一日,正在厨中烧水,他母亲手抱孙儿,一手揭开锅盖,小孙突然奋力挣扎,跌下锅中,捞起时已受烫伤。王某闻讯,狂怒持刀,欲杀其母。其母慌急,逃出隔壁的关帝庙。王追入庙中,举刀欲斩之际,忽见周仓神像举刀一格,王刀飞出丈外,随即倒地而死。庙祝闻声出现,见周仓神像一足仍在栏内,另一足已跨出栏外,植立不动。此事惊动全镇,争来礼拜,并粉刷贴金,从此周仓神像一脚跨栏,至今仍旧不变。
袁枚《子不语》也记载了一个故事:浙江东台县关帝庙内的周仓神像,塑造凶猛,但脚下不着靴鞋,露出一双大脚板。据说这种塑像也有来历,因为当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于禁和庞德,而庞德是被周仓在水中生擒的。周仓当然不是穿靴下水,因此此神也塑作赤脚模样,以传其真云云。袁枚还说他亲自到过东台县,入关庙参拜,证实周仓的神像是赤脚的。
清人李心衡写过一本《金川琐记》也记叙了周仓显圣的故事。据说在乾隆三十七年征剿大小金川之役,经过艰苦战斗,迫使叛军投降,但叛军仍暗阴反扑。忽一日,叛兵突袭大营,包围登春沟(今四川抚边屯),官兵虽拼命抵御,仍无法将叛军击退,而大兵远隔,也不能救援。正当叛军蜂拥扳崖登山,情势万分紧急时,官军忽来一巨人,手持大刀,向叛军纵横冲杀,立时砍倒数十人,叛军大惊而退。当战斗时,官军见此大汉一脚皮靴,一脚草鞋,不知何故。乱平之后,遍寻其人,杳无踪迹。不久,有军官回到成都,偶入文庙街关帝庙,忽见周仓神像,一脚皮靴,一脚铁制草鞋,乃知是周仓显圣。于是金川屯所建筑关帝庙,并照成都的型式塑造周仓神像。
关羽神像,左为周仓,右为关平
此三则神话都与周仓的脚有关,也许是反应了某些人对周仓的看法,他是草寇出身,后来才追随关羽,因此仍然逃不开绿林好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