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传奇!我国这9位两院院士,都从南京同一所大学走出!

传奇!我国这9位两院院士,都从南京同一所大学走出!

在古都南京,有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巍巍学府,80余年来,这所学校先后培养了10万多名高素质的药学专门人才,一大批学术栋梁、行业领袖和政界精英在卫生健康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许许多多药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其中就包括了9位两院院士。这所学校就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中国药科大学 ,本期推送,让我们再次感受药大科学巨匠的仁心与风姿!

叶桔泉

叶桔泉 ,浙江吴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杰出的中医药学大师。 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中医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南京药学院副院长、江苏省药学会理事长、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血防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血吸虫病专题委员会委员。

叶桔泉先生是我国中医药界的一代宗师,是建国后我国医卫界最早的三院士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即随名医研修中医药,勤奋好学,在独立开业后仍潜心攻读大量医药著作和文献资料,揣摩得失,力求创新。在旧中国歧视和取消中医的情况下,他对中医的研究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念,力主“整理中国医药必须开设医院,进行科学实验”,从临床入手,认真验证先辈的经验并加以提高和发展。他先后创办了苏州国医研究院、单方实验研究社,并陆续发表《合理的民间单方一百则》、《整理中国医药须设医院说》、《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等著述,翻译出版了《动植物民间药》、《腹诊考》和《方证论》等日本医药名著,对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药学、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彭司勋

彭司勋 ,土家族,湖南保靖人。 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2年 国立药专(中国药科大学前身) 毕业,195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京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长、副院长、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药学组召集人,国家发明奖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基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科大学天然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第七届政协副主席。

他是我国化学制药、药物化学专业创建者之一。主编我国第一部《药物化学》教材,曾被评为国家优秀教材。创办《药学教育》等杂志。主编《中国药学年鉴》等丛书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是多种学术杂志编委或顾问。长期从事心脑血管活性物研究,重点为作用于钙、钾离子通道的化合物和一氧化氮调控剂。发现多种具有开发前景的心血管活性物质,其中氯苄律定已获国内外专利,正申请临床试验。主持“七五”、“八五”数个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山东省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徐国钧

徐国钧 ,江苏常熟人。生药学家和药学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 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中国药科大学前身) ,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生药学中药学联建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

他主持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种的系统研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完成了110个大类药材的研究。该课题研究有多方面创新和发现,是中药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为中药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获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获日本歧阜药科大学特别荣誉奖,美国章美科研教学奖。2001年荣获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袁承业

袁承业 ,有机化学家。1924年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44-1948年在 重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现中国药科大学) 学习,迁返南京后毕业。1955年获苏联科学副博士学位。1956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为解决我国国防工业的急需,他于1958年建立与领导了核燃料萃取研究组与合作者成功研制出结构有特色、性能优越的新型高效萃取剂P350,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与合作者完成了P507萃取剂的研制,并用于经济建设,他于70年代解决了P507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使我国P507的工业应用较国外早五六年。同时,将它应用于单一稀土的生产及钻镍分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后又在合成方法上作了改进,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造了条件,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他领导的研究组成功地用萃取法解决了三废治理中的分离问题,分别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与合作者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提出萃取剂分子中取代基的极性效应、空间位阻及溶解度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此,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沈家祥

沈家祥 ,制药工程专家。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38年至1942年在 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今中国药科大学) 学习,1949年获伦敦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参加工作。 1999年,沈家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沈先生主要以国内资源为基础,从事抗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以及多种甾族激素类药物的化学合成生产研究,是开发我国医药工业现代生产技术的先驱者之一,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197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1982年)。在天然药物研究方面,他曾首次用全合成方法证明鹤草酚的独特化学结构,并以托品类和丹参醌类为题培养博士研究生。因发现阿奇霉素新晶型而获得专利(1997年)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此外,他还研究成功阿法骨化醇、替勃龙和布地奈德等较难合成的新产品。

钮经义

钮经义 ,中国生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于江苏兴化,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2~1946年任 重庆国立药专(现中国药科大学) 助教。1948年赴美留学,1953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钮经义专长有机合成、蛋白质结构分析与多肽合成。在美期间,他应用自己首创的部分肼解和酶解的方法,解决了烟草花叶病毒蛋白亚基C端排列中存在的问题。1958年起,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开展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他精心设计合成路线,为中国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全合成蛋白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项成果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参与撰写的有关胰岛素合成的论文共20余篇,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还在具有重要临床及科研价值的人胰岛素原 C肽的合成中做出新的成绩,并与协作单位共同研制出放射免疫测定药箱,获得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论著有《天然A链与合成的B链合成结晶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固相合成大肽从树脂脱离新策略》等。

周俊

周俊,1932年生于江苏东台县。1948年夏考取 国立药专(现中国药科大学) 的附设高级药剂职业科。1951年5月提前毕业,参加南京援朝医疗团的司药工作。1952年至1953年9月以人事负责人身份参加 华东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 的院系调整的组织工作。1958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研究,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和化学研究。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领导其助手、学生系统地进行了中国山毛榉科、薯蓣科、人参属、重楼属、白前属、天麻属、乌头属及石竹科中10个属的酚类、甾体、萜类、配糖体、生物碱和环肽的植物化学研究,并将上述植物化学与植物亲缘系统及植物地理分布相结合,发现18个有应用前景或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胡之璧

胡之璧 ,1934年生,1959年毕业于 中国药科大学 ,1984年在德国图平根大学获博士学位,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教授。

胡之璧院士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研究,将近代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她在国际上首先培育出转化率最高的洋地黄细胞株,即著名的“胡氏细胞株”;首先将农杆菌Ri质粒成功地引入几十种中草药基因组中,培育出多种转化器官培养系,部分品种有效成分含量达到了天然中药的几十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策略,为现代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石。胡之璧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以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医发展奖”等,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王广基

王广基 ,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扬州市人。 197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1995年获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现任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 “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的全国牵头人和教育部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

率先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支撑体系,促进了我国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创建了“靶细胞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研究”新理论及新模型,为靶点在细胞内药物及纳米制剂的评价与筛选提供了新方法。开拓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中药新药研发与中药大品种升级改造与国际化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80多年来, 中国药科大学 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以“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为使命,坚持“学术第一、师生为本、共生共赢”的理念,兴药为民,荣校报国,努力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

素材来源中国药科大学